印度的大國之路

Image: Lyle Vincent By: Sumit Ganguly

南亞評論員Sumit Ganguly認為印度有機會成為大國,但他也警告,基礎建設不良與大批貧民仍是龐大阻力。

印度早自獨立後首位總理尼赫魯(Jawaharlal Nehru),便希望成為亞洲及世界大國,但這種想法是建基於理想性的世界觀,希望以國際法建立全球新秩序、仰賴多邊主義機構、終結權力政治平衡,這種世界觀既有自利因素,也有道德原因。

自利之因在於印度無論軍事或經濟實力都相當有限,不過其中也包括道德考量,尼赫魯真心相信,世界有可能以道德原則建立新秩序,但在1962年中國與印度因邊界爭議爆發戰爭後,這項願景便受到重挫,外交斡旋未果後,印度軍方裝備不足、措手不及,慘敗給經驗豐富、武力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。

印度如今獨立60年,是否有機會崛起為亞洲及世界大國?這個問題相當重大,國際政治研究領域普遍認為,只要新的大國崛起,都會與既有大國發生利益衝突與戰事,而印度若能和平崛起,便能破除這種言論。至少到目前為止,各國均未因印度崛起而惴惴不安,就區域而言,印度崛起能帶來多種共同利益,改善南亞諸多小國的處境,例如在南亞建立自由貿易區對諸國均有利,雖然印度已簽署此類條約,但至今尚未生效;而在國內方面,印度自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以降,大批人民生活相當貧困,印度崛起亦將終結這種現象。

印度目前確實力圖成為大國,但路途上還有許多困阻、不安與不確定因素。

重現歷史

冷戰期間由於內政外交政策缺陷,印度政府讓國家在全球秩序中趨於邊緣,因為國內實施矯情的假社會主義政策,導致經濟成長不振;海外主張不結盟政策,立場又強烈親俄,故在國際政壇上不受重視,故直至冷戰告終,印度才重燃建立大國地位的希望。

隨著冷戰終結,印度由於複雜因素,斷斷續續開始實行更具市場導向的發展政策,當然也為了務實理由,揚棄已過時的不結盟原則,這兩項轉變帶來的影響深遠。在國內方面,印度終能擺脫知名經濟學家克許納(Raj Krishna)所稱的「印度式經濟成長」,邁向快速經濟成長時代,因為拋棄過往扼殺經濟發展的僵化經濟體制,年度成長率在1992年便達5.3%,2007年更達9.5%,使印度在全球經濟成長率排名位居第二;縱然面對全球經濟衰退,印度在2008年的經濟成長仍維持在6.7%,且該國在消弭貧窮方面亦努力不懈,例如根據世界銀行資料,對比1993-94年與2004-05年的數據,印度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比例便從36%降至27.5%。

因為印度願意放下不結盟原則,也讓這個國家不再佇立於國際政治邊緣,雖然目前印度外交政策缺乏不結盟時期的宏觀願景,但已深根於務實主義之中,現任總理辛哈(Manmohan Singh)便強調,外交政策基礎為「開明自利」(enlightened self-interest)。在冷戰時期,印度大多將東南亞諸國視為美國手中的卑劣傀儡,今日則努力吸引東南亞國家的目光;對於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的衝突,印度的政策也更為細緻;雖然尚未成功,但印度亦努力改善與中國的關係,近期在非洲,印度也證明自己能與中國爭奪政治及經濟影響力;不過最重要的是,印度大幅增進與美國的互動,不再如冷戰時期般彼此對立;在1998年核武測試之後,印度與日本的關係也愈趨穩定。

前途有阻

無論在國內外,印度都帶來巨大改變,但若想步向大國,途中仍將漫長顛簸,一路上困阻重重,也還不清楚印度能否一一克服。

例如印度經濟雖然持續大幅成長,依然有許多民眾生活困頓貧窮,2001年調查數據顯示,全國近26%人口生活水準仍低於官方貧窮線;獨立至今50年,鄉村仍有近27%人口缺乏潔淨飲用水;雖然政府致力提升識字率,至2001年為止,全國也只有65%人口具備基礎識字能力,類似數字族繁不及備載。除非印度能擬定政策改善這些嚴重缺陷,縱然經濟快速成長,大批新興中產階級崛起(估計約一億人至三億人),也還是難以成事。

1 2 >